短视频,监管和责任不能短
短视频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兴趣和知识的大门。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,需要我们在内容上激浊扬清,在管理上引导规范
防止沉迷、保护未成年人,并不是将未成年人排斥在网络之外,而应注重青少年数字能力和网络素养的提升
如今,如果列举几个热门的互联网应用类型,短视频必居其一。闲时“刷一刷”、偶尔“看一看”、随手“拍一拍”……短视频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对于青少年而言,短视频g是有着不小的影响。
短视频之于青少年,有着*特的意义和价值。互联网互联互通、无远弗届的特点,能让知识跨越山海的阻隔;短视频参差多态、信息量大、趣味性强的内容,能拓展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。譬如,借助一块屏幕,非遗技艺能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偏远地区的学生有了摆脱“土味外语”的可能,城市里的少年也**会感受乡间生活的山水乐趣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短视频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兴趣和知识的大门。
也应看到,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“拔节孕穗期”,不管是行为习惯,还是价值观念,都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。从短视频的特性出发考量,一方面,内容丰富多彩,但也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。一些色情、暴力等低俗有害信息,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影响,而危险动作、整蛊恶搞、吸烟喝酒等不良内容,更是会让青少年受到误导甚至伤害。另一方面,“短小精悍”符合注意力法则,但也存在沉迷上瘾的隐忧。随着算法推荐等技术的应用,平台还能根据用户偏好,推送相应内容,这对于缺少时间管理观念、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而言,很容易让时间在指尖**走。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,需要我们在内容上激浊扬清,在管理上引导规范。
短视频虽短,但监管不能“短”,平台责任g不能“短”。从开展“清源”“净网”“护苗”等专项行动,到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立法进程,再到指导网络视频平台上线“青少年防沉迷系统”,近年来,国家有关部门在互联网治理上持续发力,以有力举措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网络生态。不容忽视的是,相对于显性的低俗内容,易沉迷特性、不良价值倾向等比较隐蔽,g难甄别和引导。有家长说,有的短视频平台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,但因为没有准入门槛,*注册就能随时刷新观看,孩子删除应用程序以后重新下载,就能轻松绕过限制。如何避免漏洞、消除隐患,为青少年构建绿色网络空间,依然需要平台、监管部门等方面继续探索、久久为功。
编辑精选内容:
zbds.cn.b2b168.com/m/